精彩回放 《锦绣梨园》 20140322 一路欢笑 刘宝瑞单口相声《刘罗锅别传》

清代的时候,有二北京人,一个姓贾叫贾斯文,一个姓甄叫甄饭桶。这二个人凑在一起,整天走大街溜小巷,看见什么字,不管认识不认识,还都念出声来,就为显摆自己认识的字多。 这一天,二人正好走到了文庙门口。这文庙,红墙,圆门,门的上面还有一块匾,写着:“文庙”二个字。贾斯文先看到了这块匾,叫住了甄饭桶,说:“不知不觉,你看我们已经走出这么大老远了,都走到‘文由’这儿来了。”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庙门上的那块匾。“文庙”,他念成“文由”了。 甄饭桶一看贾斯文念错了,这下可逮住理了,“得了,得了,别让人笑话了。告诉你,字不认准了千万别往外念,念错字,多让人笑话呀!你说什么叫‘文由’呀?你仔细看了,这是‘文由’吗?这不是‘丈庙’吗?”他也念错了一个字。 “不,不,不,一定念‘文由’。” “一定念‘丈庙’。” 二个人正吵着呢,从庙里出来一个小和尚,手里还拿着一个佛钵,钵上有二个字“打斋”。小和尚就问这二个人,你们为什么争吵? “还不是因为你们墙上的这块匾吗?上面这二个字,我说念‘文由’,他说念‘丈庙’,你评评理,我们俩到底谁对?” “阿弥特佛,‘文由’、‘丈庙’?其实我也不认识匾上这二个字,没法告诉你们,它们到底是念‘文由’,还是念‘丈庙’。”说着,举举手里的佛钵,“我现在还有事,还得给师傅‘打齐’去呢。”小和尚也念错了一个,“斋”字念成“齐”了。 贾斯文一听就急了,什么,打齐?谁不知道和尚吃斋念佛呀,从来就没听说过吃齐念佛的。 “你这也念错了。” “我没错。” 行了,这会成三个人吵了,和尚也跟着吵起来了。这时候,从庙里又走出来一位,是在庙里住的教书先生。一看三个人吵架,就过来劝。三人就问这位老先生:“您是做什么的?” “我是庙里的一个教书先生。” 三人一听全乐了,哟,教书先生来了,那谁对谁错,这一下就清楚了。 “我们为什么吵,是因为念错字才吵的。看头上的这块匾,我念‘文由’,他念‘丈庙’;这小和尚从里面出来,想让他给评评理呢,他说他得给师傅‘打齐’去,和尚应该叫‘打斋’呀,对不对?您是教书的先生,您给评评这个理。” 教书先生一听,高兴了,“岂有此理?这么简单的事,你们就摆布不开了?为了让你们心服口服,没关系。”说着话,一举手里的一本字典,“我帮你们查查这本字曲。”他也念错了一个字,把“字典”念成了“字曲”。 贾斯文听完都蹦起来了,“我们念错字还情有可原,您是干嘛的?教书的先生,教书的先生老念错字,你的书可怎么教啊?你这是误人子弟,干脆咱去见官得了。” 四个人你揪着我,我拽着你,来到县衙门。县官一拍惊堂木,“来呀,带上来。”四个人跪到堂上,都喊着要老爷给他作主。 “好,好,先说你们是怎么回事?” “老爷,我们是为了念错字,白字来打官司。” “胡说,念错字,念白字,至于打官司吗?” 这个知县,姓苏叫苏玉林,是二榜进士出身。有些绅士,财主什么的,还为此给他送了一块匾,写着三个大字:赛东坡。意思是说,知县的学问比苏东坡的学问都大。把这块匾就挂在知县的大堂上。今天他们因为念错字,别字来打官司,真是岂有此理。心想,这帮人指不定在哪找了几个生僻字,就为来成心难为他来着,所以他一听就恼了。 “知道本官的厉害吗?本县是二榜进士出身,你们就来为念错字打官司。今天你们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打你们搅乱公堂,说!” “老爷别生气,我叫贾斯文,他叫甄饭桶。我和他走到一座红墙下面,看到门上有块匾,上面有二个字。我说念‘文由’,他说念‘丈庙’。我们俩正矫情着呢,里面出来一个小和尚,我们问他。小和尚说,他也不认得,他现在有事,忙着给师傅‘打齐’去。谁不知道和尚‘打斋’呀,他念‘打齐’。这也就罢了,这位老夫子,在庙里教书,我们问问他吧。他说为让我们心服口服,给我们查查那本‘字曲’。不是‘字典’吗?他念‘字曲’。就因为这个我们打官司,求老爷给我们评评理。” 县官一听就火了,“你们就因为这点事值当打官司吗?你们找一个明白人问一问,人家就会告诉你哪是正字,哪是错字了,何必来这儿惊官动府呢?可恶,讨厌,你们每人应当打八十大板。” 吓的四个人赶紧往上磕头,“老爷恩典,我们下次不敢了。” “搅闹公堂本应每人打八十大板,本县是法外施恩,恩施格外,念你们四个人纯属愚民无知,我也不打你们了。官司我也给你们定案了,现在我作一首诗作为判词。有了这首诗,你们的官司就算明白了。” “老爷您恩典,谢谢老爷。” “听着:文由丈庙二相移,和尚不该说打齐。哪有先生查字曲?”他用手一指堂上的那块匾,“气坏本县赛东皮(坡)。”他也念错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