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 - 359 菜饭那些事

过去的林肯路 地处偏僻 遍地农田 如今的天山路 商场林立 高楼栉比 从林肯路到天山路 从荒凉到繁华 天山一条街呈现了一种新的姿态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了均衡上海的商业布局和改变偏远地区百姓购物难的状况,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了三条商业街:上海南部的闵行一条街,北部的张庙一条街和西部的天山一条街。 ▲ 1960年天山一条街建成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天山路曾是一片荒凉之地,自五十年代末,天山路沿线建起了以天山一村到天山五村为代表的大批工人新村,入住人口大增。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天山路 天山一条街的建成改变了当年天山路没有商店的历史,从林肯路到天山路,从荒凉到繁华,天山地区的居民们亲眼见证了天山一条街的变化,天山一条街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 1960年7月1日天山一条街开市 编导札记│从荒凉到繁华 本期编导:邵大星 记得还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曾经一个人乘公交车去过一次天山,当时要先乘65路到延安东路外滩,再转乘71路。没有座位,我就一直站着,乘了很长时间,总算到了终点站天山路。下车又走了一小段路,环顾四周,除了马路边一排排的公房外,周边几乎都是田野,这就是我对天山地区最初的印象。 ▲ 1959年的天山路近娄山关路段 天山路的演变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演变史。1925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向西筑了淮海西路、伊犁路、天山路、仙霞路、淮阴路等,当时这些路都以英美的人名来命名,伊犁路是英国驻沪总领事的名字,叫法磊斯路,仙霞路是美国驻沪总领事的名字,叫佑尼干路,天山路则是美国总统的名字,叫林肯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林肯路上曾经有老外开的林肯马场,那是当时外国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1949年,上海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奔向幸福生活,践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为劳动人民造房子。1953年,天山工人新村落成,1958年,天山的工人新村从一村到发展到了五村,数以万计的百姓家庭搬进了新村公房。 ▲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开始有计划地大规模建造 “工人新村” “天山一条街”是为天山地区的工人新村配套建设的商业街,也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完善上海商业网站布局而建设的三条商业街之一,当时除了上海西区的天山一条街外,还有位于上海市南的闵行一条街和位于上海市北的张庙一条街,当时这三条商业街的建成基本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购物难的生活难题,这就是当时市政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接受采访中,天山地区的老居民们都表达了对当年这条商业街的赞美和肯定。 ▲ 天山一条街是上海西部最具规模的商业街 天山路沿线曾经工厂聚集,有化工厂、树脂厂、硬化油厂、色织厂、化纤厂、火柴厂等等,其中,由我国化工业的开创人、著名的“味精大王”吴蕴初先生于1929年创办的天原化工厂是中国第一家氯碱厂,解放前一直是我国化工业的“老大”。这里是长宁区最重要的工业品产出地区,也是最主要的产值和税收贡献地区。 ▲ 吴蕴初 ▲ 天原化工厂 进入新世纪,天山路也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潮,一批能耗大,影响环境的企业搬迁、关停,地铁二号线开进天山路,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大批名店进驻,提升了天山地区的环境品质和声誉,而国家级的大虹桥规划将为这里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天山一条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林肯路到天山路,从荒凉到繁华,天山地区的居民们亲身经历了天山一条街的变化,天山一条街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个真实的写照。